□ 朝鲁蒙格日乐
一、AI时代,《大学语文》的新使命
在科技演进背景下,人工智能(AI)深度渗透教育领域,既推动知识传播便捷化、学习方式自主化与个性化,挑战教师传统知识传播者角色,提升学习效率,也引发学生过度依赖导致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缺失及情感交流能力弱化等问题。
在此变革中,承载人文内涵的大学语文课程凸显时代使命:其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载体,借经典文学作品助力学生感知文化精髓、爱国主义、增强文化自信;其二,通过文学作品解读与赏析,培育学生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及人文关怀,塑造健全人格;其三,依托文学作品分析评价,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剖析
根据内蒙古财经大学目前情况看,为响应学校“爬坡过坎”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内蒙古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开展专项行动并剖析教学现状,发现三方面核心问题:其一,课程设置存短板,作为公共必修课,其学分与课时占比偏低,教师难深入授课,且部分教材选文陈旧、与中学篇目重复,削弱学生学习兴趣;其二,教学方法待革新,部分教师沿用传统讲授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互动,且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课本轻社会实践培育”倾向,制约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其三,学生参与度偏低,财经类院校学生对该课程重视不足,视其为学分需求,且课程内容与方式难激兴趣,课堂活跃度低。针对此,学校已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行动方案》,拟推动该课程教学改革以提质,支撑学生全面发展。
三、AI为《大学语文》教学带来的变革力量
AI技术为《大学语文》教学变革提供关键支撑,主要体现于三方面:其一,助力激发学习兴趣。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依托深度学习模型解析文本,实现互动化教学,如生成诗词语音朗读、提供文本注释解读,助学生感知诗词韵律与内涵;增强现实(AR)与虚拟现实(VR)技术拓展教学场景,VR可重现《鸿门宴》等文本场景打造沉浸式体验,AR通过3D建模、动态动画立体呈现汉字演变并结合音频解说,深化学生认知、提升趣味性。其二,实现个性化学习方案定制。AI依据学习平台收集的学生数据,分析其学习风格后推送适配资源,还结合学生文学兴趣与学习目标定制任务与资源,动态追踪进度并调整内容,提供个性化指导。其三,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AI借NLP技术自动批改作文并提建议,节省教师时间;智能辅导系统推送定制化练习强化学生薄弱环节;同时AI挖掘学习数据生成报告,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四、《大学语文》课程创新实践与成果
(一)教学模式创新
内蒙古财经大学探索AI融入《大学语文》的教学新模式,核心为AI辅助课堂讨论与项目式学习。课堂讨论中,教师借智能平台发布主题与资料,AI实时分析学生发言、提取关键信息、生成引导与总结,如《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讨论中,AI梳理观点分歧并提供原著段落与专家解读,提升讨论深度。项目式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围绕“内蒙古地区古代文学作品研究”等主题,利用AI完成资料收集、数据分析与成果展示,既培养团队协作、问题解决及创新思维,又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学生反馈显示,该模式增强学习主动性,深化文学理解,提升实践能力。
(二)师资队伍建设
为适配AI时代教学需求,学校强化教师AI技术培训,通过培训课程、研讨会、“理论+实战”双轨培训及线下工作坊等形式,覆盖AI基础知识、自然语言处理、AI教学工具使用等内容,如首期“人工智能—产教融合教学创新团队”培训有61名教师参与,三期线下工作坊吸引80余名教师参训。培训后,教师实现AI与教学融合,开发个性化课件、提供24小时AI智能辅导,并利用AI分析学习数据优化教学策略。成果方面,教师教学质量与课程满意度提升,相关课程评分高于未参训教师,且教师发表多篇AI与《大学语文》教学融合的学术论文,为教育改革提供支持。
(三)课程资源开发
学校依托AI技术开发数字化课程资源,包括互动式课件与虚拟教材。互动式课件融入多媒体元素,通过AI算法依据学生学习行为调整内容呈现与难度,讲解古代文学时可展示创作背景动画并推送拓展资料;虚拟教材借助AR/VR技术将纸质教材转化为三维资源,学生能沉浸式参与文学场景,如《诗经》虚拟教材可让学生体验古代场景与诗词吟唱。资源应用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使用学生在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能力上的提升幅度显著高于未使用者,同时丰富教师教学手段,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五、未来展望与挑战应对
未来,AI与《大学语文》教学将向深度化、全面化融合迈进。AI技术迭代将使教学资源更丰富且个性化,满足学生多样需求;智能教学系统可精准分析学习情况并反馈,为教师制定科学教学策略提供支撑。但AI应用亦存挑战,过度依赖或削弱学生创造力,使其丧失独立思考与创新动力。对此,教师需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如写作教学中借AI启发思路,同时要求学生创新拓展以培育创造性思维。此外,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至关重要,部分教师因AI应用能力不足难发挥其教学优势,学校需加强培训提供资源,助教师掌握AI技术与教学方法。AI背景下该课程改革机遇与挑战并存,教育者应善用AI创新教学,重视相关问题应对,未来随AI完善,该课程将高质量发展,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焕发学科活力发挥作用。
(本文系内蒙古教育厅十四五规划课题“AI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新路径的研究”(NGJGH2024475)、内蒙古财经大学校级课题“AI对人文学科带来的危机及对策研究”(JXYB2429)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内蒙古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