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映照北疆大地 立德树人续谱新篇

作者:薛来

        □  薛来

        在黄河“几字弯”顶端——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河套学院作为全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如一颗教育明珠熠熠生辉。金川大桥畔,书声琅琅,青春飞扬;校园之内,教师潜心治学,学子奋发向上,处处涌动着立德树人、求真务实的蓬勃气象。这里,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筑牢信仰、凝聚力量的坚强阵地。

        举旗定向 

        党建引领把稳高质量发展航向标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制胜优势。”河套学院党委书记陈功明说。学院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党建工作视为学院发展的“根”与“魂”,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航向标。

        学院党委深刻把握新时代党建与思政工作的新使命、新挑战、新要求,构建起“学院党委—二级党组织—党支部—党员”四位一体的严密组织体系。从1985年仅有教工、学生2个党支部的党总支,发展至今已拥有12个二级党委、4个党总支、43个党支部。这不仅仅是数量的增长,更是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全面跃升。

        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以推动组织发展提质增效、实现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一融双高”为核心目标,通过持续深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特色化建设,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教育部和自治区各级党建“双创”“最强党支部”创评等工作为抓手,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对标“五个到位”“七个有力”标准,系统开展培育创建工作。

        一系列扎实举措落地生根:制定修订党建制度10余项,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开展各类培训10余期,组织观摩交流、擂台比武20余场,赴红色基地实践研学10余次,联合单位开展主题党日活动50余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结出丰硕成果:入选国家级专项团队,获批自治区级“模范”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市级多项荣誉,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鲜红的党旗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第一线高高飘扬,成为凝聚全院师生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铸魂育人 

        构建大思政格局守好育人主渠道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河套学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主线,贯穿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全力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学院着力打造思政教师、思政阵地、思政课程三大资源库,成功获批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和巴彦淖尔市研究中心。加强“铸魂育人”工程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建成自治区思想政治工作名师工作室2个。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优化,高级职称占比33%,硕士以上学位占比82%,拥有多名自治区级名师、种子教师和优秀宣讲员。

        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丰富多彩又深入人心。学院团委通过“三会两制一课”“青年大学习”及主题团日活动等,广泛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创新采用“三种理论学习方式、两种交流研讨形式、六项实践体验活动和九项青春建功行动”,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中入脑入心。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与地方13所中小学开展实践活动22场,覆盖5400余人,让思政教育的种子在更广阔的田野生根发芽。

        日常管理中,混合住宿、混班教学促进了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扎实推广(建成自治区推广基地)夯实了文化认同的基石;“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营造了团结和谐的浓厚氛围。辅导员队伍作为思政工作的“主力军”之一得到加强,累计招聘专职辅导员20名,并在自治区大赛中斩获佳绩。

        固本强基 

        筑牢意识形态与阵地管理安全网

        学院深知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深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实施办法,开展校内巡察,压实各级责任,形成了宣传部牵头抓总,学工、教务、院系、支部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织密了责任落实和风险防控的安全网。

        阵地管理严格规范。制定意识形态阵地和新闻信息管理办法,对课堂、讲座、论坛、网络、宣传栏等各类阵地实行严格审核,把好活动的入口关、过程关和宣传关。同时,加强学院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提升宣传队伍能力,讲好河套学院故事。截至目前,学院官微关注人数达3.5万,近年来推送信息4600余条,阅读量超236万次,影响力显著提升。

        队伍建设同步加强。成立大学生记者团并开展培训,组建教学管理、学生工作、后勤服务3支网评员队伍,补充学生信息员,开展专题培训,构建了一支覆盖广泛、反应灵敏的工作队伍。学院还建立了学生思想动态调研机制和“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及时了解回应师生诉求,化解风险隐患,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淬炼队伍 

        锻造担当有为的育人主力军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河套学院将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干部队伍建设上,突出政治训练和专业能力提升。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新模式,近年来,大量培训了科级以上干部。注重在实践一线考察、选拔和使用专业干部,累计提拔使用专业干部115名。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深化校地合作,组建技术创新中心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健全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动态更新储备库,提拔使用60名年轻干部,为学院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下转4版)

        (上接1版)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专任教师3支队伍齐头并进。除了前述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成果,学院高度重视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完善机制、搭建平台、提供保障,举办工作坊、技能大赛和定期培训,招聘专职辅导员,部分工作室和个人在自治区层面获得荣誉。

        专任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一环。学院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通过组织大学习大讨论、立项建设、教学竞赛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将价值塑造融入知识传授的能力。已建设院级示范课22门,评选出一批课程思政名师和标兵,并在自治区级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

        春华秋实 

        立德树人结出累累硕果

        不懈的坚持与耕耘,终获丰硕回报。河套学子在各类国家级、自治区级竞赛中捷报频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全国英语写作大赛特等奖;“斯维尔杯”BIM大赛团体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一等奖;全国第二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中获得两项一等奖;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技能大赛二等奖;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几十项沉甸甸的荣誉,是学子们勤学苦练的证明,更是学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党建与思政工作新格局,推动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见证。

        从党建引领到人才培养,从学科突破到科研创新,从文化传承到社会服务,从国际交流到师资优化,河套学院每一步坚实的足迹,都闪耀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光芒。面向未来,河套学院将继续高擎信仰之旗,凝聚奋进之力,在北疆大地书写更加辉煌的教育篇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本文原载《内蒙古日报》2025年8月28日第7版,作者系《内蒙古日报》社驻巴彦淖尔站站长)